媒体视角

中|凯发娱乐试玩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刊发光明网记者“新春走基层”采访手记:用新媒体视角记录更多暖心故事

2025-03-18

  作为一名网络媒体记者,我们是时代前行的记录者■★◆■■,也是社会发展的观察者、参与者,新的一年,我要继续将笔触和镜头聚焦一线、贴近基层,不断推出沾泥土■■■、带露珠★■★、冒热气的优秀作品◆■★◆,以新媒体视角记录更多暖心故事,就像魏瑞红一样★◆★,给更多人以温暖和力量。(作者■◆★◆:光明网记者曾震宇 本文原刊于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》传媒面孔版)

  魏瑞红初中毕业后,由于难以出行没能继续学业■◆◆★◆,决定自学心理学来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患者。她用一年半的时间通过了16门课程考试,顺利获得心理学专业的大专文凭◆◆◆■★,又先后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、二级资格证。2014年5月■◆■★■★,她创办了太阳语罕见病心理关怀中心,为那些罕见病患者提供心理咨询◆■■★◆★、就业辅导◆★■◆■◆。

  2012年,本身就受病痛折磨的魏瑞红,再次被诊断出罹患严重的颅底凹陷症,导致脊髓空洞★◆■,颈椎插入颅骨,已经压迫延髓和脊髓,急需手术治疗,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★■■★。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凯发娱乐试玩,她决定通过义卖心理咨询时间的方式在微博发起求助,经过互联网的扩散,得到大家爱心接力。这次经历不仅拯救了魏瑞红的生命■■■◆,更坚定了她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推进公益事业。

  这只是我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■★★。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,新闻的传播途径、传播速度、传播方式、传播效果都发生了重大变化,经常一场直播、一段短视频就能达到成百上千万的流量★★。

  活动结束后■■★◆◆★,我们随她回到太阳语罕见病心理关怀中心的办公区。这里■■★,便是魏瑞红梦想开始的地方◆◆。大厅内展示着魏瑞红带领团队获得的各项荣誉,屋角摆满了一大片棉线编织的向日葵花朵,这是为一家公益企业定制的产品◆★■◆,也是魏瑞红团队维持运营的方式之一★■■★。

  2025年1月2日★★■★★■,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,我与同事们来到天津武清,采访太阳语罕见病心理关怀中心发起人魏瑞红。脆骨病患者的骨脆性高于普通人,也是由于这一特质,他们被称为“瓷娃娃■★■★◆”◆★■。在过去的40多年里★■◆■,魏瑞红已经经历了31次骨折,听力障碍也让她只能靠助听器与他人交流■■。

  阳光透过透明的天窗,洒在团建室内的篮球场上◆■◆◆。尽管大家将魏瑞红的身形衬托得更加瘦小羸弱■■■★★,却不会有人怀疑从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暖意■◆,犹如这一缕缕冬日阳光,驱散严寒◆★★◆、给人力量★■■。

  1月2日一早★■,我们跟随魏瑞红来到了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,参加她与该校辅导员群体的互动活动。在我们的镜头里,她熟练从容地转动自己的轮椅,耐心地引导大家写下心声与困惑■◆◆。她微笑着面对着所有人,用自信和温柔,疏解着他们工作中的困扰和压力。

  采访期间,镜头里的魏瑞红娓娓道来。从曾经的求职受阻◆★◆◆■★,到旁人异样的目光■◆◆◆◆,再到一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,谈起过往的她,从容、淡定★★,仿佛所有磨难都构筑起了她传奇的经历。

  1月21日,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传媒面孔版块刊发光明网记者★◆★◆“新春走基层”采访手记《用新媒体视角记录更多暖心故事》。该文讲述了报道团队采访全国三八红旗手★■★■◆★、脆骨病患者魏瑞红,全媒体展现她艰难成长◆★★◆、顽强奋斗◆◆■、奉献爱心的励志故事,也为罕见病患者群体鼓与呼。

  “通过心理学知识,可以帮助更多的人。”受到一种名叫“脆骨病”的罕见病影响◆★★◆◆■,眼前年过40岁的魏瑞红身高仅有1.1米,说话时还保持着稚嫩的童音★◆■★■◆。即使是在特别定制的轮椅上,也依旧难以让她舒展身体。但面对我们的镜头,她流露出的并没有对生活的不满,反而脸上始终挂着暖心的微笑。


上一篇:h视频网站在线 下一篇:没有了